

10月29日,以“创新使命十周年,绿色电力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三届MI绿电创新大会在盐城隆重开幕。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船舶海工中心”)作为大会支持单位与天津理工大学海洋能源与智能建设研究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海上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海洋能源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本次会议的海上光伏边会。 10月30日下午,省船舶海工中心主持举办了本次“创新使命绿电创新大会的第七项边会——海上光伏:测试与实证分论坛,以“突破海洋环境下可靠性与耐候性瓶颈问题,显著提升成本经济性”为主题,邀请了多位国内外海上光伏领域的行业专家分享海上光伏实践经验。海上光伏发展需要加强新技术突破与降本增效,构建完善的标准化与产业促进体系,推动海上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边会议程,天津理工大学海洋能源与智能建设学院院长高喜峰教授、国家能源集团发电专业首席专家汤洋主任、英国斯克莱德大学元志明教授、浙江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所长赵西增教授、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苏教授、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红涛副主任就近海漂浮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研发与工程示范研究进展、海上绿色能源同场海上光伏现状与展望、海上光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展情况海上光伏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海上光伏一体化仿真测试系统等内容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全面系统呈现了海上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沿技术动态及技术挑战。本次边会还特别邀请荷兰Solar Duck公司就海上光伏示范系统的组装与运行成功案例进行了介绍。 在圆桌论坛环节,报告嘉宾围绕“海上光伏实证案例与经验分享”开展对话交流,就漂浮式海上光伏如何从示范项目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行业龙头企业在海上光伏标准化推动实践情况、海上光伏安全可靠监测技术、海上光伏无人智能运维技术、海上光伏未来发展方向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对话嘉宾总结行业经验,为推动海上光伏领域的技术与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方向。 省船舶海工中心作为江苏省成立的产业创新平台,助力“创新使命”绿电创新大会,与国际国内相关单位一起共同推动海上光伏这一海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发展,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和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作者 | 技术开发部 冯森 图文编辑 | 姜玉灵

总机:0513-82295888
业务合作:0513-82295882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香港路588号
邮箱:info@mtic-js.cn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Copyright © 2023-2025
苏ICP备2023042509号-1
苏公网安备32068402320714号
公众号 视频号